法治资讯
法治资讯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网络交易执法协查暂行办法
东莞东坑镇律获悉
为深入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强化平台经济常态监管的决策安排,健全网络交易执法协作体系,推动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期出台了《网络交易执法协查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自2025年1月20日开始正式实施。
《办法》明确指出,市场监督管理机构有权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指令平台运营方提交平台内商家身份、商品及服务详情、交易支付记录、物流配送、退换货处理及售后服务等相关交易数据。同时,平台运营方需按照规定的标准化格式,准确提供协助执法调查所需的信息。在案件处理过程中,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因业务需求,要求平台运营者依法提供除标准化字段之外的特殊信息,则必须事先获得省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
《办法》的颁布,其目的是为了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及《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文件中的执法协作规定,构建完善的网络交易执法协作体系,增强市场监管机构与平台企业的合作互动,提高平台经济日常监管水平,保障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推动平台经济的稳健成长。
解决执法协查难点堵点问题
近年来,平台经济迅猛扩张,导致诸多违法行为逐渐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根据电子商务法的相关规定,相关部门有权依据法律要求电商企业提交相关电子商务数据信息,而电商企业则必须予以配合。自2021年5月1日起实施的《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明确指出,在执行法律规定的监管职责过程中,市场监管机构有权向平台运营者索取平台内商家身份、商品及服务详情、交易支付记录、物流配送、商品退换及售后服务等相关交易资料。
市场监管总局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司的相关负责人指出,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基层市场监管部门在执行执法协查任务时,发现某些平台企业存在响应迟缓、反馈质量不佳、配合执法协查工作不充分等问题,这些现象对执法办案的效率产生了不利影响。同时,还有一些地区的市场监管部门在执法协查的程序上存在不规范之处。社会各界对此反应强烈,普遍期待能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网络交易执法协作机制。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办法》应运而生。它对当前执法协作过程中遇到的众多难题和障碍逐一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规范,并明确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和实施路径。
《办法》中明确指出,平台运营者需以恰当手段公开其接受协查的具体途径及相关信息,并保证信息接收渠道的畅通无阻。同时,倡导平台运营者利用国家网络交易监管平台、全国12315平台及现有智能协作平台等途径,高效且便捷地协助市场监管部门执行执法协查任务,以提升数据交换的效率与品质。
《办法》将网络交易平台作为核心,针对平台内商家身份、商品或服务详情、交易记录以及直播内容等关键领域,对协查流程和内容进行了规范化处理。同时,考虑到小程序、公众号等新兴业态,也明确了其他服务提供者在协查方面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办法》第十四条明确指出,那些为商家提供网络经营空间、商品浏览、订单创建、在线支付等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有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承担平台经营者的执法协助调查职责。为网络交易服务的商家,包括那些提供宣传推广、支付结算、物流快递、网络接入、服务器托管、虚拟主机、云服务以及网站网页设计制作等综合服务的机构,需积极配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对网络交易中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并主动提供他们所掌握的相关数据和信息。
明确执法协查范畴内容主体
本次颁布《办法》的目的是为了构建一个更加稳定、公开、可预见的政策氛围,明确监管机构和平台企业之间的权利与责任,以期达到妥善协调各相关方利益诉求的效果。
网络交易执法协查涉及明确的执法范围,这包括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案件调查、事故处理、缺陷消费品召回以及消费争议解决等执法活动中,依照法律规定,要求网络交易平台运营者提供平台内经营者信息和相关交易数据,对协查内容进行核实确认,并给出反馈,以支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执行执法任务的行为或活动。
执法协查的内容同样具有针对性,市场监管部门有权依照法律法规,责令平台运营者提交平台内商家资料、商品或服务详情、交易支付记录、物流配送、退货换货及售后服务等相关交易信息。为了规范基层市场监管部门的行为,并强化数据安全管理,明确规定,在案件处理过程中,若确实需要平台提供标准字段之外的额外信息,必须事先获得省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
《办法》对执法协查主体进行了更细致的规定,具体而言,就是指明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要求平台运营者予以协助开展调查工作。对于特定时间段、特定种类、特定区域的商品或服务相关信息,则需由市场监管总局及其授权的省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向平台运营者提出协助提供的要求。
此外,还需进一步明确网络交易中执法协查的具体对象。《办法》对执法协查的经营主体进行了分类,包括:网络交易平台的运营者;向平台运营者提供包括网络经营场所、商品浏览、在线支付在内的网络平台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以及向网络交易运营者提供包括宣传推广、支付结算、物流快递在内的各项服务的相关经营者。
孙颖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了“强化监管,推动平台经济稳健发展”。这表明,为了确保平台经济能够持续且健康地成长,监管工作不仅需要加强,还需达到常态化和高标准的水平。目前东莞东坑律师,我国平台经济正步入一个追求高质量增长的新阶段。必须严格整顿平台经济的市场秩序,促使平台公司完善制度、公正定价,并纠正那些损害平台内商家合法权益的“流量为王”“低价策略”等不良行为。平台经济凭借其卓越的资源整合力、创新推动力和广泛的影响力,在促进产业升级、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循环方面扮演着越来越关键的角色。加强平台经济的常规监管力度,这对确保平台经济运作规范、有序且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保障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
数字技术与各行各业紧密结合,催生了众多新兴业态和模式,我国数字经济实现了显著进步。到2024年11月30日为止,我国数字经济领域的核心产业企业数量已增至457.41万家。数字经济规模迅速膨胀,其中平台经济作为关键一环,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众多平台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规模和数量都在急剧增加,业务形态也变得日益丰富多样。在此背景下,平台经济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其重要性和影响力愈发显著。
我国市场监管部门近年来加大了对网络市场领域的执法监管力度。2024年3月至11月,市场监管总局、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4个部门共同发起并实施了2024网络市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专项行动。该行动在规范网络市场秩序、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期间,共查处涉网案件1.66万起,促使平台删除违法商品信息6.03万条,责令整改网站1.03万个,提请关闭网站1443个,责令停止平台服务的网店2.12万个,从而有力地保障了平台经济的持续、健康和规范发展。
2024年年末,全国性的市场监管大会如期举行。会上,市场监管总局明确提出,将迅速制定并发布关于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的合规规范。此举旨在减轻平台内商家所承担的经济压力,并敦促平台合理设定收费标准。通过这些措施,旨在推动平台经济领域的各参与方实现互惠互利东坑镇律师,共同发展。
2025年,市场监管总局将迅速着手,就维护平台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以及整治直播电商领域的生态环境,尽快推出相应的监督管理措施。
此外,国家正积极推进网络交易监管平台的建设工程,着重加强平台经济领域内的风险预判及紧急应对能力,旨在保障平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市场监管总局在标准化领域进行了积极指导,推出了《大数据标准化白皮书(2023版)》,并颁布了35项与数据流通核心环节紧密相连的国家标准,同时发布了22项电子商务质量监管的国家标准;此外,该局持续优化电子商务标准体系,加强跨境电商等关键领域的标准制定与修订工作,并推动电商质量信息追踪和电商发展评估等相关标准的研发。
市场监管总局持续致力于构建并完善数据质量认证制度体系,强化对移动互联网应用、数据安全管理以及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的认证工作,已发放超过300张认证证书;同时,积极推广质量认证在多领域、多层次的广泛应用,不断提升认证体系的有效性和权威性,有效提升平台企业的数据安全意识及个人信息保护水平。(来源:法治日报)
东坑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