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典案例>>经典案例
经典案例

经典案例

南通中院判决:超龄员工工伤待遇纠纷,揭示餐饮行业痛点

时间:2025-06-03 19:49 作者:佚名 【转载】

东莞东坑镇律获悉

2025年4月,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一宗涉及工伤保险待遇的争议案件下达了最终裁决:南通市的一家餐饮企业,由于未按规定为超龄员工李某缴纳工伤保险,被判决需向该员工支付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在内的总计61438元的各项费用。

尽管该公司以“李某已步入退休之年”“交通事故已得到相应赔偿”“企业经营面临困境”等理由提起上诉,然而法院最终作出判定:未领取养老保险的超龄员工与企业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劳动关系,工伤待遇和侵权赔偿可以同时获得(医疗费用除外),因此驳回了上诉并维持了原判决。

这一裁决显现了餐饮领域广泛存在的劳动用工隐患以及成本控制难题。

南通市某餐饮企业53岁的服务员李阿姨,在结束一天工作后返回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导致右侧耻骨断裂及多根肋骨受损。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在二审中明确,尽管李阿姨已达到退休年龄,但她尚未开始领取养老保险,且事故发生地正是她上下班的必经之路,根据法律规定,应被认定为工伤。这一案例揭示了餐饮业深层次的难题:

一、超龄用工成常态,社保参保存盲区

《2024年餐饮行业用工白皮书》揭示,我国餐饮业中60岁及以上的员工比例高达18.7%,而在一些连锁餐厅中,这一比例甚至超过了30%。由于年龄因素,这些员工往往难以缴纳工伤保险,导致许多企业仅能提供意外险作为保障。然而,工伤认定对劳动关系有着明确的规定,意外险并不能取代企业应承担的法定责任。

二、上下班风险高发,传统保险难覆盖

餐饮业的特殊工作时间安排使得员工往往需要在深夜或拂晓时分往返于家和工作地点之间。相关数据显示,餐饮行业员工在上下班途中的交通事故发生率比其他行业高出2.3倍。而传统的雇主责任保险主要针对工作场所内的风险进行保障,李阿姨的意外事故发生在晚上9点45分,也就是晚市结束后的时间,这恰恰是传统保险所未能覆盖的保障空白期。

三、双重赔偿压力大,企业成本陡增高

法院判定,交通事故赔偿和工伤补偿可以同时获得(医疗费用除外)。因此,企业不仅要负责支付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等直接经济损失,还需承担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法定补偿。在本案中,该公司需向李阿姨支付停工留薪(时长为4个月)的工资约1.6万元,再加上伤残补助金等其他费用东坑镇律师,总计金额相当于三名服务员一个月的薪水总和。

从 "伤不起" 到 "赔不起":工伤成本的深度剖析

南通某餐饮企业所提及的“经营困境”,揭示了整个行业的普遍忧虑。一旦发生工伤事故,企业所承受的打击远比预想的要严重得多。

一、直接成本:现金流重压

根据《社会保险法》及《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员工在遭遇工伤事故后所产生的一切费用,其承担方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工伤保险基金负责支付,另一部分则由雇主单位承担。以浙江省为具体案例:

用人单位支付的费用包括:

工伤治疗期间的薪资待遇:在停工留薪期间,员工的原有薪资福利保持不变,由其所在单位负责按月发放。

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每月应得的伤残补助金:在难以为这些职工安排工作时,用人单位需支付5-6级伤残补助金;若该补助金的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则需负责补齐与最低工资标准之间的差额。

在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的过程中,员工有权获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适用于5至10级伤残人员。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间如需他人照料,其护理工作应由其所在单位承担;若单位未能提供护理服务,则需由单位承担相应的护理费用。

用人单位若未加入工伤保险,一旦职工在此期间遭受工伤,所有涉及工伤保险的各项待遇费用,均需由该用人单位独立承担。

若未在事故发生当天或被确诊、鉴定为职业病后30天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需承担由此产生的工伤待遇及其他相关费用。

单一工伤事故的直接费用通常介于8至10万元之间,一旦发生工亡情况,赔偿总额(包括工亡补助金、丧葬费用、抚恤金等)可高达100至150万元,这几乎等同于一家中型餐厅一年的纯利润。

二、间接损失:经营稳定性受创

员工流失严重:关键人员因工受伤造成职位空缺,导致短期招聘费用上涨约三成,同时新员工的上岗培训至少会使得服务质量受到影响达十五天之久。

信用风险存在:一旦工伤亡纠纷案件进入执行程序,企业有可能被加入劳动保障失信记录,这将对企业的资金流动和商业伙伴关系产生不利影响。

团队动荡可能带来不利影响:若企业应对失当,员工对公司的信任度将遭受重创,导致离职人数增加;进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表现为招聘困难、培训困难以及服务质量下降。

三、法律风险:认知误区亟需厘清

误区一:“退休人员不算劳动关系?”

错误!那些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年长员工,在司法领域通常被认定为“特殊劳动关系”,并且他们也应当受到《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应保护。

误区二:“买了意外险就万事大吉?”

错误!商业意外保险并不能取代工伤保险的作用,企业依法应承担的工伤赔偿责任是不能被免除的。

误区三:“交通事故赔了企业就不用赔?”

错误在,除了医疗费用之外,工伤补偿和侵权责任赔偿可以同时获得,这一做法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的明确认可。

从 "被动兜底" 到 "主动防御":用工风险的破局之道

南通案件给整个行业带来了警示,餐饮业迫切需要设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其核心是打造一个包含“基础社会保障、商业保险的补充以及用工规范的强化管理”在内的综合框架。

一、短期见效: "超短期商保" 精准覆盖

鉴于餐饮业用工的特殊性,今元集团旗下的「康康ODS」品牌推出了便捷的“超短期商业保险”服务,这一服务涵盖了众多高风险场景,能够有效弥补现有保障的不足。

每日投保,适应性强:依据员工打卡记录,保险在两小时内即刻启动,每日保费仅需一元,有效应对临时工及超龄员工的保险需求。

迅速处理理赔,降低争议风险:系统自动上传工伤认定相关资料,迅速完成审核并支付赔偿,有效避免拖入冗长的法律诉讼过程。

康康ODS,致力于全面提供科技保险及体检服务解决方案。依托数字化商业保险风险管理平台,我们能够应对不同场景的需求。服务范围不仅包括超短期保险,还拓展至雇主责任险、团体意外险、财产综合险、定制责任险、补充医疗险、高端医疗险等多种商业保险产品,并配备员工或高管体检服务。在降低企业运营风险的同时,我们亦致力于提升管理的人文关怀,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立体支持。

案例一:兼职突发工伤,短期保障止损

李老板的小吃店在国庆节期间紧急招募了5名临时工。然而,在工作的第三天,服务员小秦不幸在工作中遭遇意外,被重物击中,导致小腿粉碎性骨折,评定为10级伤残。他住院治疗了28天,手术费用和药物开销共计18543元。出院后,小秦遵照医嘱在家休养了60天。因此,包括医疗费用和伤残赔偿在内,总共需要支付超过5万元的费用。

李老板先前已为兼职员工投保了康康ODS超短期意外险,人均保费不足6元。依据保单条款,保险公司迅速支付了12895元的医疗费用、8300元的误工费,以及10级伤残的一次性赔偿金3万元,总计超过5万元,充分弥补了损失。

案例二:连锁巨头降本增效,系统化精准管理

某家遍布全国300座城市的连锁火锅品牌,旗下拥有1300家分店,其小时工服务员每日平均工作时长为4小时,每月平均出勤11天。面对传统保险产品按月或按年缴纳高额费用,以及增减员流程繁琐的问题,「康康ODS」针对该企业的运营特点,量身打造了一套专属的保险保障计划。

每日缴费或逐次参保:客户无需每月或每年支付,有效减少了商业保险的整体费用。

系统实现无障碍连接:ODS系统与钉钉打卡系统、保司系统成功对接,员工上班时打卡即可完成参保操作,下班打卡则自动退保,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无需手动添加或删除人员信息。

数字化管理平台能够实时监控保单状况东莞东坑律师,同时系统具备历史数据回溯功能,确保理赔环节拥有全面的数据支持,从而实现理赔的快速与精确。

二、长效机制:全流程用工风险管理

明确用工标准:对于超龄工作者及兼职人员,需签署《特殊劳动关系协议》,对工作时长、薪酬待遇及保险责任进行详细规定,以预防实际劳动关系上的纠纷。

分级保障配置:

核心员工:工伤保险+补充医疗险;

临时员工:采用康康ODS"超短期商保"+短期雇主责任险;

全体员工需制定工伤应急处理计划,并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根据数据统计,这种规范的培训能够有效减少约40%的工伤事故发生率。

设立风险储备金:依据营业额的1%至2%比例,提取“工伤赔偿准备金”,以缓解突发性赔偿带来的压力。

三、政策借力:前瞻布局保障体系

密切关注政策走向:自2022年7月份起,北京、上海、江苏等七个省市启动了“新型业态从业者职业伤害保障”试点项目,该项目旨在为外卖配送、网约车司机等灵活就业人员提供保障,并且计划在2025年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尽管目前该政策尚未直接涉及餐饮行业,然而其制度创新对于健全劳动保障体系仍具有显著的参考价值。

江苏和浙江等地区正在尝试新的创新举措,允许特定年龄段的超龄员工(比如男性不超过65岁,女性不超过60岁)独立加入工伤保险(费用可按最低标准计算),这一做法为餐饮后厨、服务岗位等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

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企业在为员工购买商业保险时,其支出若未超过工资总额的5%,则该部分费用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前予以扣除。

人力资源开发方面,鉴于餐饮行业广泛存在的“银发用工”问题,当前政策规定,企业可申请社保补贴,以雇佣退休后再就业的困难群体,从而改善和优化用工配置。

因此,我们建议餐饮企业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在劳动用工模式的创新和风险防控体系的构建上做出预见性的规划,充分利用现有政策资源,并且要主动参与行业保障标准的制定与讨论。此外,还需结合团体意外伤害保险、雇主责任保险等商业保险产品,搭建起一个多层次的保障网络。

风险防控:算清三笔账的“必选项”

在南通某餐饮公司的案例中,假如该企业曾为李阿姨缴纳过工伤保险,原本61438元的赔偿金本应由社保基金承担。然而,由于企业抱有侥幸心理而未参保,结果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工伤赔偿的年度平均支出仅占人力成本总额的1.5%至2%,然而,单次因工死亡赔偿金却可高达100至150万元,这一数额几乎等同于一家中型餐厅全年的净利润。

工伤诉讼的审理周期通常长达14个月,在此期间,管理人员需投入超过30%的精力来处理相关纠纷,这一比例显著高于事前的预防成本。

未来账目管理:通过规范用工制度,能够有效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达25%,而品牌信誉所创造的长期经济效益则难以用具体数字衡量。

在遵循合规经营的道路上,绝无侥幸心理,唯有预先做好准备。依托“基础社保、商业保险以及用工规范”构成的全方位防护网,辅以康康ODS等数字化手段,企业不仅能够显著减少风险,还能将员工福利提升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正如一位经验丰富的餐饮业管理者所说:“面对突发状况,我们虽不能完全避免,却可以决定应对之策——通过预先构筑风险防御体系,这不仅是对员工权益的保障,更是确保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您的餐厅是否遇到过类似的用工风险?

对于用工风险防控,您有哪些经验或困惑?

东坑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