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法治资讯>>法治资讯
法治资讯

法治资讯

吸毒人员注册公司2月骗3800万 一人举债400万投资

有吸毒、盗窃前科,被劳教释放的社会闲散人员张某,注册成立了一家实为皮包公司的商贸公司,与经营一家P2P投资公司但亏损千万的远亲王某合谋,以投资3800元两个月就能赚3800元100%的回报率为诱饵,大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为了快速吸收存款,他们不仅专门找一些社会上有头有脸、熟人多的人来当他们的市场部经理,还打着慈善的幌子,营造公司实力雄厚的假象。就这样,在短短2个多月的时间里,来自常州、上海、扬州、淮安、江西等多个省市的近800人被骗3800余万元,其中绝大多数是老年人,甚至有老人因将钱投入该公司而无钱治病。


    《法制日报》记者今天从江苏省常州市公安局武进分局获悉,该局成功侦破了这一起特大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主犯张某、王某被抓获。目前,二人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已被常州市武进区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


    投资回报率近100%


    赠送礼物举办招商会


    位于常州市世贸中心A座10楼的常州億众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州億众)近段时间始终大门紧闭,这里曾经承载了近800人的发财梦,然而仅仅两个多月时间,就已是人去楼空,只剩一片狼藉,投资者们的千万资金随之“蒸发”。


    常州億众在2015年8月筹备建立,并开始对外吸收大量投资,承诺给予惊人回报:投资者投资按单计算,一单为3800元,每周能收到回报,八周后本金加回报有7600元,扣除税金,投资者可以拿到7200元,回报率近100%。


    更为吸引人的是,投资者每投一单后还能领取一份赠品,如茶叶、枕头、床上用品四件套、保健品、食用油等。不少投资者一般先拿少量资金“试水”后发现回报果然丰厚,便纷纷追加投资,还鼓动身边亲朋好友一起投资赚钱。


    此外,常州億众还经常在常州、江阴、靖江等地酒店举办招商会,而且一办就是上百桌酒席,宴请“潜在客户群”,以此为噱头招揽投资者。


    这种主动出击的行为极具诱惑力。2个多月时间,就吸纳了792名投资者,资金共计3800余万元。不过,在2015年11月3日,常州億众承诺的惊人回报,就再也发不出来了,公司崩盘,投资者们大多血本无归。


      皮包公司俩月吸金3800万


    一投资者举债400万投资


    武进警方在调查中发现,常州億众其实是个“皮包公司”。公司的法人张某,有吸毒、盗窃前科,是个社会闲散人员。2015年年初,张某劳教释放后,找到了远亲王某。他得知王某开了家P2P投资公司,便称可以帮王某“赚钱”——将王某P2P平台上吸纳的投资款去放高利贷。然而,因为不少高利贷收不回来,导致王某损失1000多万。


    为弥补王某的损失,张某开始和王某等人商议如何从民间筹资。他们对外假称,能拿到重大项目可获得巨额回报,开始组建公司,招募市场经理,拉投资者“入套”。


    实际上,他们手中并没有所谓的投资项目,也就不可能产生回报。他们通过“空手套白狼”和“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来承诺投资者们所谓的100%的高回报。


    据武进警方介绍,792名投资者来自常州、上海、扬州、淮安、靖江、江西等省市,绝大多数是中老年人。常州人陈某,将毕生积蓄20万元投入常州億众,想要坐等高额回报。他随后被查出患上了严重疾病住进了医院重症监护室,然而因为积蓄都投在常州億众,只能靠四处借钱来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


    投资者李先生将自己的积蓄和亲朋好友的积蓄一共400余万元全投在了常州億众,结果现在天天被亲朋好友“追债”。他多次向警方求助称,被追债的日子“生不如死”。


      不惜重金雇佣“名人”出面行骗


    打着慈善幌子营造实力雄厚假象


    为了快速收到投资款,张某、王某还专门找一些社会上有头有脸、熟人多的人来当他们的市场部经理。


    60岁的周某曾开过店、办过厂,是乡民们眼中的“周老板”,不少乡民曾将积蓄放在他那里帮忙投资理财。2015年8月,周某被张某等人邀请当市场部经理,并承诺,如果能一个月能拉到2000单投资,除了一单奖励300元的市场服务费外,还奖奔驰或酒店式公寓。


    同年9月,周某做了2000多单,王某和张某兑现了奖励。做了两个月市场经理,就开回去一辆70多万元的豪车,周某的“高回报”投资也被乡民们广为传播,有不少人将自己的积蓄交给周某帮忙投资,结果也全部“搭进去、出不来”。


    武进警方在办案中注意到,这些投资者大多是五十岁以上的老年人,且常年投资各类资金盘,有一定的群体性,而每个群体都有一些带头人。


    近100%的高额回报,想来也不现实,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投资者盲目投资?一位投资者在向警方报警时表示,他们看中的是常州億众的幕后老板王某,“背景很厉害!”


    “当时市场经理跟王某介绍,王某是个青年企业家,开了多家创新型投资公司,得到政府部门认可,还经营房地产、金丝楠木等生意,网上一搜就能搜到他的新闻,而且还是慈善家,几年捐款了400多万。”一位投资者如是说。


    然而,据今年36岁的王某落案后交代,做投资公司要学会包装自己和公司,树立其自身和公司的诚信品牌,才能吸引投资者。


    据统计,截至案发,常州億众共集资到3883万元,除了返利掉了2500多万,而剩下的1300万余元则都到了王某、张某等人的口袋,每个市场经理拿走百万左右。另外,2500多万返利,则大多进了早期投资者口袋中,后期被忽悠进来的投资者们的资金,全部充当了“提款机”的角色。


    据常州市公安局武进分局经侦大队一中队中队长刘晓丰介绍,今年,常州警方将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涉众型经济犯罪风险排查集中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梳理辖区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网络金融产品销售平台以及各类财富公司,并集中查处一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集资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案件,做到露头就打、快侦快破。


    针对社会上存在着许多投资公司、财富公司,一些喜欢投资的市民该如何选择,刘晓丰也给出了建议。投资者在投资前要多方面了解投资产品的安全性以及合法性,千万不要被所谓的高回报所蒙蔽,关键还是要看是否有国家行政部门的许可。在投资前不要被公司老板的个人形象所欺骗,一定要多渠道打听了解。


    “在本案中,广大投资者仅仅是被王某的个人形象所吸引,而忽略了另一名主犯张某的以往劣迹。张某有多次赌博、吸毒前科,在被抓获当天尿检还呈阳性,其交代两天前才刚吸过毒。”刘晓丰建议,市民在投资前一定要多跟家人商量,有条件的可以事先向从事法律工作者咨询,不要武断决定投资,轻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来源: 法制日报——法制网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